<TRY>維梅爾的帽子: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
會看這本書是從瑞典來後偶然在誠品看見的,那時候看到這本書時,只是隨口跟范范說我要成為維梅爾專家,沒想到就讓我一腳踏進十七世紀的全球旅程。
作者從維梅爾畫中的小物品打開窺探那個時代的大門,並看到門後的那片世界是如何運作著,這與我從小學習的歷史觀相當不同,在學中國歷史的時候往往只管國內事,缺少了與世界的連結,而這本書就將歐洲、美洲、非洲、亞洲連結在一起,提出很多證據、故事來講述為什麼這些小物品會出現在維梅爾的畫中。
為什麼我會說要成為維梅爾的專家?因為那時去荷蘭旅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,就是去尋找維梅爾的畫作,我還記得在Mauritshuis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時心中的狂喜與震撼,我還記得來到維梅爾一生所待之處Delft時的大雨,看到維梅爾的墓還開心的拍了張照上傳到FB,沒想到這本書的作者因為在維梅爾的墓上摔倒而決定要寫這本書。
我還記得還特地冒著雨走去看Delft著名的藍陶,沒想到這本書就詳細的介紹了這藍陶背後牽扯著美洲、中國、歐洲之間的全球貿易故事,這本書還介紹了白銀、菸草和全球貿易的人群流動,作者對於各國的研究非常透徹,不僅引述了許多中國古代著名作家的文章(其實很多連我都沒看過,還是引文言文的呢),還對於許多字詞、事物的來源有獨到的見解。
我很喜歡作者在書的最後引英國詩人鄧恩(John Donne)的詩句:
No one is an island, entire of itself. (人非孤島,無人可以自全)
全球化的現在,每個人之間的連結性變得越來越強,就如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所說,任何兩個不相干的人可藉由6個人連結出某種關係(FB說是4.74個),我想到了我在瑞典認識從世界各地來的朋友們,在Uppsala的那半年我們因為不同的原因,出現在這冷到不能再冷的地方,見面而結緣。
而這種人非孤島指的不只是同個時代中不同地域間的連結,還包含了同個地點不同時間點的人之間的關係,這時我很難不去想維梅爾、作者和我三人都曾出現在Delft,而他們倆人如此強烈著影響著我,這隔了接近四百年的影響竟然如此確實的存在,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雖然無形,卻也相當實在啊!